何必自寻烦恼 -蒙城人大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他山之石

何必自寻烦恼

发布时间:2011-06-27 15:06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据说,万能的主耶稣,每天都俯视着他的羊群,不仅要使每只走失的羔羊迷途知返,而且还呵护着每只羔羊的健康。有一天,他发现有10个人倒在地上爬不起来了,于是他展开博爱的胸怀,运用他神圣的法力,使这10个瘫痪的人恢复了健康,慢慢地从地上爬起来。当万能的主做完这些功德,想看看自己成绩的时候,居然只看见一个人站在旁边。他有点奇怪,询问自己的信徒:“那9个人呢?”信徒们叹了口气说:“早跑得无影无踪了,连声谢谢都没说。”耶稣是牺牲自己、拯救人类的救世主啊,他当然不会生气。

  还据说有个叫做安德鲁•卡耐基的人,曾经慷慨地赠给一位亲戚100万美元,好大一笔财富啊!相信不少人如果得到它,一定会感恩不尽。但没想到的是,这位亲戚后来骂他骂得正起劲呢!原因是卡耐基给慈善机构捐了365 00万美元,而那位亲戚只得了小小的100万,不骂他骂谁呢?好在卡耐基也不会生气,因为他已经与世长辞了。(据卡耐基:《人性的弱点全集•不要期望别人的感恩》)

  但是坦率地说,如果我们凡夫俗子碰上这样的事,一定会生气的。

  有一次,我看见领导同志一个人闷坐在办公室里,有点长吁短叹的样子,我赶忙找了一叠报纸送过去,顺便问问:有什么需要我们办的事吗?

  领导同志正在犹豫着,说打算取消明天的一个座谈会。他招招手,让我坐在他的对面,我知道,这是他要和我谈心的习惯,平起平坐。于是我坐下了。

  领导同志感叹地说:现在的人都怎么啦?心浮气躁啊!为什么做了好事都不领情呢?给他们争取了那么多经费,还嫌少?还要来提意见,提要求,明天还得帮他们开个要钱的会!

  我一听,知道领导同志为工作上的事郁闷。他不管钱,但分管的净是花钱的事,而且花钱的单位哪有嫌钱多的呢?都是狮子张大口,咬一口算一口。

  我说,据我们秘书所知,他们都是很尊重、很感激领导的,帮他们解决问题他们都很高兴。但是不是经费本身不够啊?过去上个新项目,都是小制作,十万八万就够了,现在都是大制作,潮流啊,再加上价格因素,没个几十万上百万下不来,情况不同了呀!

  领导同志仔细想想,觉得市场上就是这样的行情,怎么办呢?干活就得花钱,钱不够领导凑,总不能让人做无米之炊吧?找财政是没辙了,找企业试试吧!

  于是决定第二天的会继续开,并且邀请一些企业家参加,让他们自愿结对,各自发挥优势,互利双赢。结果大家很高兴,项目也上了,经费也摆平了,企业也有所得,可以说给大家都办了好事。

  但是,仍然没听到什么特别的反映。

  我们几个秘书也纳闷起来,觉得很奇怪,我们诚心诚意服务是应该的,但别人怎么都像个“大爷”呢?

  那几个秘书说:你是老秘了,和他们头头脑脑的都熟悉,你去和他们聊聊,是不是我们工作做得不够啊,也好给领导同志提点建议什么的。

  我真的向几位负责同志请教了一下,得到的答复很正常。人家说:领导同志真的会做工作,帮了我们大忙了,我们从内心里感到高兴。但我们可能觉得这是领导同志分内的工作了,他是我们的头儿啊,所以没想到要和你们多沟通,让你们操心了。

  于是我们懂得:领导该做的工作,哪怕做得再好,大家可以钦佩,但为什么要感谢呢?由此可以想象,有的同志被提拔了,他也可能会这样想:这是你应该做的呀,我感谢谁呢?或者,有人被落实政策,解决了大问题,他可能认为早该落实了呀,为什么等到现在呢?

  怨不得有个故事说:有个义愤填膺的人,逢人便说一件让他难以释怀的事。一年以前,他为34位员工发了10000美元的圣诞节奖金,居然没有一个人谢谢他,为此他愤愤不平了一年。结果有人提醒他,你与其这样生气,为什么不找人问问: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工资太低,工作时间太长,或者员工们认为那是他们应得的呢?(据卡耐基:《人性的弱点全集•不要期望别人的感恩》)

  领导同志也终于明白了,他说我们有的同志的确做了很多工作,给过许多人们意想不到的好处,帮过许多人的忙,但赞扬之声不是很多,朋友也越走越远,意见也不是越来越少,倒有点高处不胜寒的感觉。究其原因,不完全在于别人,主要还在于自身的想法和做法不够周全。

  ——给予和回报从来就不是对等的,不是说我给人100%,而别人的回报肯定是90%+10%,甚至也不是10%+90%,还可能是零。一般说来,给予总是大于回报的,愿意接受的多,想到付出的少,这在全世界都带有共性,是一种普遍现象。每个人都可以反问自己:越是对自己付出多的人,自己想到的回报是不是反而越少,比如对自己的父母?因此,如果我们因为付出了那么一点自己该付出的东西,就希望回报不期而至,那么等待就会落空,心态就不平衡。

  ——给予的人,要有一颗平常的心。你能给人以帮助,这是你有能力、有道德的表现,这种表现本身,是一种快乐和责任。人都是社会的人,人应该对社会尽责任,尽的责任越多,就越是一个高尚的人。这种高尚是一种快乐,这种快乐的感觉就是回报。作为一个领导干部,给人的帮助再多都不算多,因为他有履行不完的责任。也许正当他觉得贡献太少,自谴自责的时候,人们会看着他的背影树起感人的口碑,这就是最好的回报,除此之外,一个领导干部还奢求什么呢?

  ——如果有了功利之心,那种给予就会扭曲、变味,那就会变成一种条件,与社会、与他人进行交易。这种物质交换会使一个领导堕落到市侩的位置。哪怕不是为了物质交换,只是想从精神上获得别人的感恩戴德,那也是对给予的一种亵渎。有这种想法的人总想驾驭别人,让受惠之人俯首帖耳,变成他手中的皮影人。怨不得有些受惠之人愤愤不平地说:“他的确帮助过我,我永远感激他,但我不是他的一条狗!”可惜的是,领导同志未必会听到这样的话,如果真的听到了,他也许会大彻大悟的。

  ——给予本来应该是无私的,但客观一点,有人的给予中可能包含着怜悯,有的可能会想到扬名,但绝不可以把给予当做一种策略,当做先予后取、名予实取、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疑兵之计”,就像丢卒保车、攻城略地那样,企图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这在领导干部中倒是要认真加以防范的,否则此计一出,明眼人最终可以识破,那所得到的回报真的是始料未及再加上后悔莫及,用“赔了夫人又折兵”来形容,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领导同志的这些分析和认识,使我们这些老秘也很受启发。虽然我们手中没有什么权力,也给不了别人多少帮助,但是我们也应该有一颗乐于给予之心,而且是不求回报的平静平凡之心。我觉得我们这些平常之人,也应经常反躬自问:自己受到了多少帮助?自己给了多少回报?自己又帮助了多少人?自己是否高高兴兴地登临了不求回报的境界?若如此,必能逐步做到“君子坦荡荡”,多享受一些无私的阳光和空气,把自己融入万物和谐的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