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县干部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将“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与人大工作紧密结合,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营造担当干事氛围,扎实有效地推动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深入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一是通过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紧跟时政热点,紧随上级要求,紧盯作风提升,实现理论学习机关干部职工全覆盖。上半年召开理论学习会议17次,研讨交流6次,累计发言30人次,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忠诚履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提高机关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二是强化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充分利用机关学习会和微信群、“蒙城人大”微信公众号等宣传载体,提高廉政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强化干部纪律和规矩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上半年,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系列专题片《零容忍》及警示教育片6部。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全力营造人大机关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是注重融合推进人大重点工作。紧紧围绕常委会中心工作,聚焦“四个机关”定位要求,精心设计调研计划,制定调研活动方案,明确调研工作任务,推进能力作风建设与各项重点工作深入融合。制定《蒙城县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蒙城县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实施方案》,聚焦经济平稳运行、法治蒙城建设、保障改善民生、乡村全面振兴等依法开展监督工作。按照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的总要求,上半年开展教育工作、拆迁安置工作和保障性住房管理使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重点项目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贯彻实施等情况调研、视察、执法检查共12次,力求监督触角延伸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让监督工作成效惠及更多百姓。
三是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切实把提升能力、改进作风、狠抓落实贯穿人大工作始终,持之以恒转作风办实事。一是通过“蒙城人大”微信公众号、人大机关群等平台,及时发布、收集、上报、反馈各类疫情防控工作信息140余条;组织机关34名志愿者分4组下沉到城关街道富园社区,协助社区开展入户摸排、宣传发动、核酸检测、守卡值勤、入户核查等疫情防控工作,织密基层疫情防护网。二是6月1日至10日,县人大常委会机关抽调9人组成4个工作组参与王集乡王窑村、庞沟村、全集村、大韦村午季抢收和秸秆禁烧工作。同时,细化包保网络,压实包保责任,与镇村干部奋战在一起,确保午季秸秆“零火点”。三是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自“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开展以来,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围绕原选举单位或原选区所在行政区域内的社情民意、群众诉求,每名代表每月至少提出一条意见建议。经过梳理分类,及时将170余条建议转交给县直有关部门办理,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和身边的“关键小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